美育专家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美育人物 > 美育专家 >

尹少淳

作者:美育邦 来源:美育邦 浏览:2996 发布时间:2019-08-23 17:25:53

美育将打破教育的“唯分论

当前社会,很多家长不仅是让自己的孩子能够高考,还希望他在这个社会上能够生活得更加幸福。

更加幸福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它的艺术教育。

校内的兴趣班就是国家给提供的平台,体现国家意志的这么一种教育。

其实美育早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为了提高国民的艺术素养,给国民提供更好更全面的素质教育,国家加大了扶持美育教育的力度和投入。

教育部明确规定,学校必须有艺术课,国家从立法、执法的高度,使美育得到了来自法律的保护。

社会发展到这一步,国家的意志,学校的响应,也使家长们开始重视美育教育,而不再只关注孩子们的考试分数。

真正的一个教育家不是只管高考的人,而应该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美育就是教育界符合国家所需,满足时代要求的回答。

在国家的立法监督,学校从老师到校长的积极配合,家长们观念的转变下,我们终将打破以往教育的“唯分论”,给孩子们营造一个“享受美育,全面发展”的美好环境。

美育是一个漫长的教育过程,也是漫长的艺术过程。

看待美育,不能把它看成是“美术、舞蹈、乐器”这些技能培训,不是只有艺术教育才是美育,体育也有美育,数学也有美育,所有学科都是美育,美育是学科教育的核心。

美育的主体是艺术教育。

当前的教育比较抽象化、符号化。

比如说语文的文字,包括数理化的那种符号数字,我们只看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内涵,过于注重内容,就忽略了审美。

数学的方程式、对称的美,语文诗歌的韵律、节奏的美,这都是学科自身的魅力。

美术是非常能够培养创新意识的一个学科,美术史本来就是一个创新史,它不断培养着画画的人的创新思维,逆向思维、类比思维、发散性思维。

除此之外,美术还培养了画家的呈现创作能力。

比如我画个草图,我有个想法画个草图,包括做一个杯子,简单的杯子也许就画个草图就行了,如果是大的建筑,就像奥林匹克公园,那个体育馆是要做模型的,我要呈现我的想法是什么样的,这就是画画培养的呈现能力。

美术教育,使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善于欣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知识与能力;形成他们对于美和艺术的爱好。

美育使学生具有艺术修养,使他们掌握各门艺术的基本知识,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点和审美标准;还通过让学生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和社会上的美好事物,以培养他们审美的能力;激发了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感,抵制各种精神污染。

所有学科中的美育最大程度上体现在创造性。

中国教育有一个大的特点,那就是过于重视基础教育和基本技能,这是个优点,但又会有所弊端。

所以我们中国孩子走出国门,他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比人家扎实,反之我们的弱项在哪儿,就创造性不够,这是一个问题。

美育就是要以新的教育体制,更灵活的教育方式,更先进的教育理念,给孩子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最大程度上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走出国门时,最大的底气就是祖国提供给他的与时俱进的优秀教育。

创新也是艺术的生命源泉。

美术更是一个没有唯一答案、能够包容个性的学科。

从人类历史中不同地域文化和个性经验中吸收不同的创造方法,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少儿就能逐步获得创意实践素养。

美育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给国家培养优秀人才,促进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美育不是光靠教育部就能完成的计划,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要取得巨大进步的事业。

美育既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同时它也是一项伟大而漫长的事业。

我们面对这样利国利民的计划时,每个人都要承担起自己作为社会一份子的历史责任。

支持美育,从我做起,由人民大众创造新的美育历史,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本文来自《【教育界专家专访】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尹少淳:美育是时代潮流》,系全国学校美育联盟、中国网美育频道、中国校园舞蹈网、中舞联盟采访原始获得,版权归全国学校美育联盟、中国网美育频道、中国校园舞蹈网、中舞联盟所有。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转载自少儿美育智慧库。

Digital Aesthetic Education Course Cloud Platform

数字化美育课程云平台

赋能者--美育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