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研究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美育动向 > 美育研究 >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范迪安论坛讲话启迪美育前行

作者:美育邦 来源:美育邦 浏览:1576 发布时间:2019-09-18 15:18:47

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一年来,美育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摘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弘扬中华美育精神”高端论坛上的讲话。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重要回信立意十分高远,内涵非常深厚,为我们在新时代推动中国美术教育、加强美育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一年来,中央美院以习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为根本遵循,深入领会总书记重要回信对美术教育、艺术创作和美育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分析美育存在的薄弱环节,把美育放在教书育人、办好国家美术学府和推动美育发展水平、提高民族审美素质的层面来思考我们应有的作为。
 
一年来,中央美术学院着重在四个方面做了努力:一是在教育教学中贯穿美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清晰阐述了美术教育和美育的关系,向我们提示要以美育引领美术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突出美育。我们从思政课教学建设,探索招生考试改革,搞好一年级工程,到各学科专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上都强调要加强审美教育,尤其要在专业教学中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想象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加强校内课堂教学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艺术考察,让学生思考美的社会意义,让学生在社会调研和服务社会的项目中认识美的创造的重要性,以此培育青年一代美好的心灵。除了高等美术教育之外,我们也通过“国培计划”“高参小”等项目,更多地了解研究中小学美育和美术教育的现状,提出并形成一些研究课题。总之,围绕着“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个目标,我们力求探索美术教育的美育新路径,也观照青少年美育的普及,为青少年美育提供知识与方法的支持。

 

二是在艺术创作中突出美育。中央美术学院在百年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名家大师,创作了大量美术经典,以往我们比较多的从美术自身来梳理历史经验,这一年来,我们更多地从美育的角度来回顾和体认美术创造的根本价值,结合习总书记对文艺发展的重要要求,把推动创作作为科研的重点。一年来,学院师生积极参加到表现新时代英模劳模、建党一百周年等重大主题美术创作之中,涌现出一批新的雕塑和绘画成果;师生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活动和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艺术设计,例如设计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标识和视觉传达系统,设计了中央发布的国庆七十周年标志,在国庆群众游行的主题彩车设计中担当主力,注重政治性的艺术性表达和思想性的场景化呈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形式充分结合;为北京园博会、天安门城楼创作了一批新的壁画和中国画。在学生中开展的“青春·足迹”等活动以及毕业季的展览中,可以鲜明地看到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得以回归,反映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的理念意识普遍形成,探索艺术之美的风气不断加强,努力朝向习总书记提出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高度。昨天开幕的两个专题展为:“为新中国造型——周令钊先生百岁艺术展”和“大美之艺——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创造与美育影响”,就是从美育的角度弘扬老一辈艺术家和央美师生用艺术创作推动社会审美的历史经验,把“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作为我院师生艺术创作的自觉追求。

 

三是在服务社会中彰显美育。所有艺术创作的最终归属都将通往社会,艺术作品也只有在服务社会中发挥作用和得到人民群众的喜闻乐见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在中国社会产业转型,培育新动能,城市发展和“绿水青山”建设等新的发展进程中,从城市规划到乡村美化,从文化创意园区建设到公共产品设计都有了更大的需求,我们立足社会协同创新,拓展了城市、社区、园区建设与各学科专业的合作渠道,建立起一批新的平台,在许多项目中体现了用美的理想、美的形式造福社会的新追求。

 

四是在学术研究中加强美育研究。习总书记回信后,学校及时成立了美育研究中心,启动了“中华美育精神访谈”项目,研究美育在中国的发展,深刻把握美育的特点和规律,同时结合学科建设和美术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形成科研课题,在这方面工作的推进中,我们得到了全国著名美育研究专家和美学家、美术家的大力支持。我们聘请杜卫教授担任美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在他的整体思考和用心策划下,筹备了今天举办的“弘扬中华美育精神高端论坛”。各位专家学者和艺术院校领导的与会,使今天的论坛将产生一批新的学术成果。宋修建老师告诉我,在做《中华美育精神访谈录》的过程中,得到了刘纲纪、曾繁仁、董学文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大家都对中央美术学院加强美育研究、推动美育发展表示赞赏和关切。8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中央美术学院: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专题报道、8月25日发表高洪书记的文章《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及8月21日《光明日报》发表《美育如何为人民美好生活赋能》的访谈报道,都在拓展社会美育认知上产生了作用。展览、论坛、文章的立体传播,再次呈现了习总书记给中央美院老教授重要回信引起的反响,也在全社会掀起了重视美育、加强美育的新一波热潮。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我们都深深感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就是“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就一般认识而言,中华美育精神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在文明和文化的进程中萌生形成,是中国美术和艺术教育的重要支撑,更是我们今天加强美育的思想与理论资源,其本土性、本原性和体系性也将在国际学术交流和文化对话中体现文化自信。这次高端论坛请到各位专家学者和艺术院校领导,就“中华美育精神”的历史形成、核心内容、主要特点、当代价值以及在“培根铸魂”和“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与路径方法等,都是相当迫切的现实任务,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和教育思想的重大课题。

 

Digital Aesthetic Education Course Cloud Platform

数字化美育课程云平台

赋能者--美育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