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研究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美育动向 > 美育研究 >

美新中国七十载,美育风雨成长路

作者:美育邦 来源:美育邦 浏览:1367 发布时间:2019-10-17 14:36:48

美育,在中国可谓是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代, 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他认为人格的培养, 其起点和终点都要靠美育, 整个过程贯之以礼。但是“美育”一词真正被广为所知则是在近代。

1388770867,2214253291.jpg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斗争史。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康有为、梁启超、王国维、鲁迅、蔡元培等知识分子不断探索社会变革,同时将西方美育理念引入中国,为推动中国美育由古代向近代转换做出了重大贡献。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以美育促文化”的思想在中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美育也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当们回顾这段历史时,美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回溯到建国初期,万象更新。美育首次作为“全面发展”的重要维度进入国家教育政策是在1951年。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提出“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美育在新中国迎来了新的时代。

然而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美育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火热发展,反而是逐渐淡出了国家意志。1957年毛泽东提出“三育方针”,强调应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美育”开始逐渐淡出了国家教育政策。随后,“灭顶之灾”悄无声息地到来。在文革时期,美育被定义为剥削阶级的专属物,更被人视为 “封、资、修的教育思想里拾来的破烂”。美育受到了毁灭性的挫折。

“取消美育给祖国和民族带来及其严重的恶果”这是实践经验给我们的教训。

改革春风吹遍大地,有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注意到了美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的开展,过去对于美育的错误认识也逐步得到改变。

1979年,时任教育部部长张承先提出:“德、智、体”三方面都包含着美育的成分,美育贯穿在德智体育的过程之中,美育政策开始在中国复苏。与此同时,朱光潜等美育专家联名致函教育部,要求恢复美育在教育方针中的独立地位。美育复苏正在缓缓酝酿之中。

有学者认为1986年可以被称为“美育复苏元年”,这一年发布的《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大政方针提出了美育的重要性。12月成立的国家艺术教育委员会成立,标志着美育地位的全方位复苏。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将美育列入国家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具体提出美育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美育也进入了新的世纪,开始了波澜不惊的发展。2000年,江泽民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指出使青少年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世纪之初,美育迎来了发展曙光。

2002年,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明确了美育的重要地位。随后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等多项文件出台都对美育利好。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美育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维度。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专门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首次将美育的具体问题写进重大改革事项。

2015年,美育改革的号角吹响,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此外,《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年度办法》等文件的出台,均标志着学校美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着。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的科学判断。当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时,美育的发展是顺应时代的。

《人民日报》时评提出,美育是一种刚需。当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

2018年,正值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习近平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首次在党和国家最高层面提出。

时间来到祖国母亲的70周年。2019年是美育风风火火的一年。2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新时代的美育被置于国家教育战略的高度。

而在5月份被广大网友热议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讨论焦点在于其明确提出高校学生须修满公共艺术课学分方能毕业,这是美育落实方面的一大重要举措。而后,全国各地都开展了一些列的美育活动。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本月在中央美术学院调研时强调,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关系党和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教育部也在会议上标明,今年年底前,还会出台《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相应美育政策。可以说,在政策的扶持之下,美育的未来是前途光明、大有可为的。

Digital Aesthetic Education Course Cloud Platform

数字化美育课程云平台

赋能者--美育邦